-
2800+
全球覆蓋節點
-
0.01s
平均響應時間
-
70+
覆蓋國家
-
130T
輸出帶寬
安裝步驟如下:首先,選擇適合你處理器代數的引導文件,比如DS918的引導.img。將選定的img格式寫入U盤,若遇到問題可嘗試多次,格式化時記得選中“取消”。務必利用ChipGenius工具查找U盤的PID(產品ID)和VID(制造商ID),如VID:0951, PID:1666。
1、配合ChipEasy找VID和PID,DiskGenius編輯grub.cfg,Win32 Disk Imager寫入引導文件。安裝過程BIOS設置中關閉快速啟動,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。選擇安卓系統后,從引導盤啟動,進入DSM安裝頁面。注意下載對應版本的DSM系統文件,手動安裝,選擇.pat文件,數據備份后開始安裝,大約10-20分鐘即可完成。
2、首先我們選擇硬件主板華擎科技J3455B-ITX。 轉接卡:PCI-E轉SATA4口 金士頓2G內存條 U盤16G(隨便傻牌子) 硬盤1TB(牌子也隨便) 4盤位NAS機箱黑群暉機箱 電源:森林人500W小1U電源 轉接線:主板插針5Pin轉USB0擴展線 接下來就和我們裝pC機器差不多。
3、安裝完成后,將電腦連接到局域網并開機,通過BIOS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。進入群暉系統界面后,根據提示進行手動安裝系統。安裝成功后,設置賬戶、連接NAS并分配存儲空間。您可以通過瀏覽器、Synology Assistant或find.synology.com查找并連接NAS設備,進行系統初始化和共享空間配置。
4、沒錢也能享受NAS的樂趣!新手嘗試組裝黑群暉NAS的經歷分享 我一直對NAS有所耳聞,但需求一直沒有出現。直到手機存儲告急,照片存儲和共享的需求促使我這位初次涉獵NAS的萌新開始動手。手頭拮據的朋友們可以看看我的低成本策略:總花費:僅需¥202。
5、黑群暉系統安裝教程 準備一臺已安裝Windows或其他操作系統的電腦,確保已連接到網絡。 下載黑群暉系統的安裝鏡像,可以從官方網站或其他可信渠道獲取。 將安裝鏡像文件刻錄到光盤或燒錄到U盤中,或者從網絡上直接下載已下載好的鏡像。
6、緣起 近期升級NAS環境,由物理機直運黑裙改為在PVE虛擬機下運行,體驗良好,性能雖有輕微損耗,但綜合性能和一體化操作的便利性,整體感覺不錯。直接安裝老硬盤,無損切換平臺,體驗舒適。接下來將通過另一臺機器演示搭建過程。折騰 首先準備PVE運行環境,并在GitHub下載引導文件。
安裝系統,參考在線教程,格式化硬盤并制作引導U盤。BIOS設置:啟動順序設置U盤為優先,進行手動安裝。成功安裝后,進行初步設置和共享文件夾的配置。雖然過程繁瑣,但最終以低成本實現了NAS需求,適合預算有限但想嘗試NAS的朋友們參考。
軟件安裝部分,我主要參考了阿文菌的教程,首先是下載相關軟件,制作引導盤,接著將黑群暉的DSM_DS918+_2542pat文件手動安裝。安裝過程中設置了手動安裝,配置了共享文件夾,以便于文件的存儲和訪問。
年,在閑魚上的一次意外收獲讓我興奮不已,這臺黑群暉NAS成了我的心頭好。在接收后,我對它進行了升級處理,現在我想分享我的使用體驗和選擇它的過程,帶你領略黑群暉的魅力。以前,我在hostloc論壇上常逛,接觸到了各種云主機和VPS。最初購買的搬瓦工VPS在幾年后因續費問題讓我考慮換種選擇。
記錄下這2個數據 安裝并打開群暉工具包中的OSFMount工具,點擊Mount new,如下圖設置參數,特別注意 Read-only drvie(只讀模式不能打勾)。
群暉NAS部署之旅:四盤位8TB實戰分享/ 作為NAS新手,我踏上了一周的學習之旅,最終選擇了群暉DS420+,為我的數據存儲和管理帶來了全新的解決方案。面對滿滿18TB的西數企業盤,我開始規劃一個既滿足文件增長,又能整合數據的存儲策略。
請在這里放置你的在線分享代碼愛美兒網絡工作室攜手三大公有云,無論用戶身在何處,均能獲得靈活流暢的體驗
2800+
0.01s
70+
130T